化解矛盾促和谐,“陈老汉矛盾调解室”成基层社会治理好帮手

阳光讯(通讯员 柳阳欢 王金娥 许松 记者 向博)在安康市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虽已退休,却依然活跃在基层服务一线,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一方百姓,他就是敬业奉献楷模陈明奎。这位72岁的老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的使命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着动人篇章。

陈明奎出生于四川开县,1976年来到宁陕县务工,在梅子镇从事木材加工工作。1979年,陈明奎在筒车湾镇原朱家沟村结婚后就在宁陕扎下了根。作为一个外地人,初来乍到的他,本以为很难融入当地。但他凭借着踏实肯干的作风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渐渐走进了村民心里。1994年,当被推举竞选村主任时,陈明奎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坦言“作为一个外地人,是不一定选得上的,如果群众信任我,选上了,我一定把事情干好。”没想到,最终他以全票当选,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村民谋幸福的决心。当选后,他带领村民架铁索桥、修村级路、让乡亲们家里通上电……桩桩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让朱家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陈明奎成为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5年,还连任五届县人大代表,成为了村民心中的“主心骨”。 2021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休后,陈明奎并未选择安享晚年。凭借着在基层工作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村里极高的威望以及群众对他的充分信任,他担任了筒车湾镇人民调解员,并成立了全县首家老党员个人矛盾调解室——陈老汉矛盾调解室。

“陈老汉”这个亲切的称呼,不仅是村民对他的昵称,更代表着一份深厚的信赖。对于调解室的名字,陈明奎十分满意,他直说“这个名字取得好!”在调解工作中,陈明奎创新总结出“四心四勤”工作法:对待群众真心、化解矛盾热心、说服群众耐心、服务群众诚心;在调解矛盾过程中做到耳勤、嘴勤、脑勤、腿勤。

自从担任村干部以来,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多得自己也记不清了。仅2019至今有记录的就有150余起,调解成功率极高。无论是棘手的交通事故纠纷,还是复杂的工伤事故纠纷,亦或是琐碎的赡养问题,陈明奎始终坚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让每一起矛盾纠纷都得到妥善解决。

“不管哪个有点啥事,大事小事,只要他知道,只要是能解决了的,他都能给你解决,他这一块比较公正,不偏向任何人,也不向谁,我们都比较信任他。”村民柯尊荣说。

除了化解矛盾,陈明奎还积极搭建党群“连心桥”。依托“两说一商”工作机制,他通过村内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和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线下平台,加大政策宣传与矛盾排查力度。还充分利用“民意速递”微心愿平台等,广泛收集群众心声,让村级决策更加民主科学,逐步形成了“群众敢于表达,干部迅速落实,全村普遍满意”的良好局面。

“我是去年8月份来村里上班的,因为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然后陈老支书就一直带着我,教我很多,怎么和群众打交道,怎么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怎么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然后给我非常多的收获。”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干部肖锦对身边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充满感激。

如今,72岁的陈明奎依然奋战在调解一线,他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又如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着海棠园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他用半生扎根基层的经验与满腔热情,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成为了村民心中永远的“贴心人”,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树立了光辉榜样。

相关文章

化解矛盾促和谐,“陈老汉矛盾调解室”成基层社会治理好帮手 2025-05-09 12:02:00

鱼跃萨如拉 富了一方人 2025-05-09 08:42:00

李军到儋调研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情况 2025-05-08 09:05:00

《我家的医生》定档,周游黄尧演绎基层医护烟火日常 2025-05-06 14:55:00

水管脱节快速响应,及时处置暖民心 2025-05-02 1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