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是我家|山丹马产业:蹄疾步稳谋发展 多元融合启新程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张掖山丹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这里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浓厚的马文化底蕴和广泛的育马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山丹马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灵魂。
9月10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山丹县,探寻其如何借马文化与产业创新,走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据了解,山丹县在马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县拥有养马场22家,存栏2万匹,产值达1.14亿元,带动种植优质燕麦草4万亩,解决就业岗位2000人以上。
以马文化为主题,山丹县精心规划建设赛马场、观光马道、育马基地等项目,全力打造集马术表演、体育赛事、名马寄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马文化产业园。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绝伦的马术表演,感受马背上的速度与激情;可以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体验竞技的乐趣;还可以享受休闲娱乐项目,放松身心。
通过开发以马为要素的多元化休闲娱乐项目,山丹县成功营造出时尚、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场所,有力地推进了马休闲产业及与之有序衔接的其他休闲娱乐康体服务业发展,让马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山丹马场的科研人员将顿河马和蒙古马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山丹马这一优良品种。山丹马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更在荣誉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山丹马已经成为世界马基因库最主要的优选品种。

展望未来,山丹马产业前景一片光明,有望在多个方面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升级。
据了解,在产业升级方面,将持续推进马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育更多优良的马匹品种,不断提高养殖效率和马匹质量,提升马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产业链是未来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进一步拓展马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在马产品加工方面,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符合相关规定和市场需求的马肉食品、营养丰富的马奶制品、精致实用的马具等;在马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深入挖掘马文化的内涵,开发更多与马相关的文化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让马产业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融合发展将成为山丹马产业的新亮点。加强马产业与旅游、体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举办更多高水平的马术赛事、马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和马术爱好者纷至沓来,提升山丹马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发展马主题的康养旅游项目,利用马匹开展骑马健身、马疗等特色康养服务。
市场拓展方面,在巩固现有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山丹县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马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山丹马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山丹马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蹄疾步稳地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