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蔬菜产业促增收 乡村振兴添活力

近年来,合水县坚持以“设施瓜菜增效、高原夏菜稳量、特色瓜菜扩规”为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促进群众增收为核心,持续调整结构、优化品种、培育品牌,全力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栽植的关键时期。记者走进吉岘镇丑家川村村民丑勋伯家的温室大棚,他正忙着栽植大葱。

尽管已经76岁高龄,但丑勋伯对种植蔬菜依旧热情不减。他告诉记者,合理利用蔬菜的生长期,实施多茬种植、精细化管理,种出的菜品产量高,销售也快,能切实提高土地种植效益。

“我去年栽了十亩大葱,净利润能有4万元。今年种大葱效益比种玉米好,我又种了一些。”合水县吉岘镇丑家川村村民丑勋伯说。


近年来,合水县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主动谋变、精准发力,依托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设施瓜菜扩规、露地瓜菜提质、特色瓜菜增效”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固城川、县川、马莲河川三个瓜菜生产片带,坚持春抓早春大棚、夏抓地膜商品菜、秋抓露地复种、冬抓日光温室的种植模式。通过改造老旧设施、扶持高原夏菜、集约化繁育优质种苗、配套高新技术等措施,加快推进瓜菜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合水县计划种植各类瓜菜10万亩,预计实现产量24.5万吨,产值5亿元以上。


产业兴旺则经济兴旺,农业振兴则农村振兴。在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合水县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多个食用菌生产项目,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正在大棚内采摘平菇的板桥镇瑶子头村村民贾俊杰,他曾在外打工、经营饭店,收入一直不稳定。后来,他与亲戚在外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决定回到家乡种植平菇。2022年,借助政策机遇,贾俊杰在西华池镇师家庄村承包10座大棚种植平菇,每个菌棒享受政府1元补助,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发展信心,靠种平菇,一家人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这两天正是蘑菇的高峰期,产量比较大,我们给合水各大超市、菜店、学校食堂都供应,剩下的给南方也发货,昨天还给山西太原发了一车。”合水县红达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俊杰说。


近年来,合水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抓手,通过引进鑫旭、新禾农业等龙头企业,建成“三川两塬”基地9处,构建起从菌棒加工、大棚种植到露地栽培的完整产业链。今年计划种植菌菇4500万袋、露地木耳1800亩,全力冲刺万吨产量目标。让小菌菇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记者 柴婧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文昱绚

编 辑:赵翔

相关文章

【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蔬菜产业促增收 乡村振兴添活力 2025-09-05 16:25:00

“南菜北运”“西菜东调”基地建设成效彰显!大湾区“菜篮子”15%以上夏秋蔬菜来自贵州 2025-08-30 08:06:00

【地方食闻】陕西潼关肉夹馍产业迈入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08-29 12:10:00

冲刺首个万亿产业,武汉凭什么? 2025-08-26 08:58:00

成武:“暑期合作人”带来缤纷生活 2025-08-24 14: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