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南药:走向世界的生命守护者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南药”)是一家专门从事化学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医药药企,产品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原料药四大种类,涉及200多个品种。
日前,记者走进它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七里店路43号的制药厂区,繁忙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叉车在厂区间穿梭,生产线上的工人有序作业,红砖白墙的厂房外立面现代感十足。这些细节既彰显了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药企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蓬勃活力。
历史记载:67年的历史传承与突破
在桂林,桂林南药可谓家喻户晓。
有老桂林人说,桂林上海路的路名就与桂林南药颇有渊源。桂林南药始建于1958年,1960年与著名的上海“唐拾义”药厂合并,成立了广西桂林制药厂。此后,众多上海职工带着先进的制药技术来到这里工作生活,上海路也因汇聚了不少上海人而得名。2001年,桂林制药厂兼并桂林第二制药厂。同年6月,桂林制药厂等五家企业法人组成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壮大发展,桂林南药2003年12月成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成员企业。桂林南药于2022年入选首批“桂林老字号”企业,品牌“桂药”成为其文化象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桂林南药已成为广西领先的医药出口龙头企业,其原研药青蒿琥酯为全球疟疾死亡率的下降做出重要贡献。
据了解,青蒿素对于治疗疟疾有重要作用,由于广西盛产青蒿,再加上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推荐,1977年,桂林制药厂与北京、上海等科研机构同时接到国家重要任务——“对青蒿素进行二次研发”,解决其水溶性问题,提高疗效。当年的桂林制药厂委派刘旭总工程师带队参与攻关。在刘旭的不懈努力下,桂林制药厂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研发出13种衍生物,其中代号为“804”号的衍生物因水溶性最好、结构稳定性最强,从所有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中脱颖而出,在1987年获得国家x-01号新药证书,这也就是如今的青蒿琥酯。此后,刘旭进一步研究合成了注射用青蒿琥酯,制成针剂用于抢救重症型疟疾,同年获得x-02号新药证书。
现场探访:老字号的生生不息
如今,步入桂林南药的制药工厂,在其品牌栏上,张贴着“南药工匠”先锋队。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企业有上千名员工,有药物研发、生产制药、销售运营、物流运送等多个部门。
而在企业品牌墙上,有一张全球战略版图,上面赫然标注着桂林南药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还有其海外营销子公司上海创德,位于非洲的子公司、办事处,以及注射用青蒿琥酯已注册销售许可的近40个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等。
“我们生产的抗疟药多数向国外销售,而我们也有生产一些国内的产品,比如罗红霉素片等。”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生产的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新产品“复方氯己定地塞米松膜”已经上市,颇受市场认可。
新的征程:老树新枝的全球战略
在桂林南药,有口服制剂、注射剂、原料药三大生产制造中心,均通过WHO、欧盟及美国FDA认证。2005年,青蒿琥酯片凭借卓越的疗效和安全可靠的质量通过WHO药品预认证,是中国首个通过该认证的药品,这也让桂林南药成为中国首个世卫组织预认证的药品供应商。
2012年,WHO向全球疟疾国家强烈推荐注射用青蒿琥酯作为重症疟疾治疗的首选用药。2015年,桂林南药的原研药注射用青蒿琥酯入选法国独立医学杂志《处方》(Prescrire)年度“荣誉榜”,是首个进入该榜单的中国原创药。
截至目前,桂林南药的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西药制剂出口10强”。其中,注射用青蒿琥酯全球供应量已超过4亿支,按剂量推算,累计挽救超过8000万重症疟疾患者生命,其中多数是5岁以下非洲儿童,是如今国际市场重症疟疾抢救首选用药。
此外,桂林南药积极响应国际社会“非洲制造用于非洲”的倡议,在非洲科特迪瓦启动建设制药园区。项目规划年产能达50亿片,配备1万个托盘的仓储能力,将为当地带来近1000个就业机会,有效促进科特迪瓦制药工业的发展。
桂林南药依托“老字号”的历史积淀和复星医药的全球化资源,正以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为双轮驱动,迈向“医药健康领域一流国际化企业”的目标。未来,其通过非洲战略落地、研发突破及绿色转型,不仅将巩固抗疟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市民点赞:南药是桂林的荣光
在桂林南药入口处的道路两边,有企业给员工修建的集资房,如今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桂林南药的老员工。老药师黄先生介绍,他在南药工作了一辈子,儿子也准备从南药退休了。黄先生说:“桂林南药很出名,我作为南药人很骄傲。”
在横塘社区,桂林南药是知名企业,居民常常引以为傲。“横塘社区跳广场舞的老姐妹们里,10个人里有一半家里人在桂药干过!”横塘社区的王阿姨笑着说,她手机里存着孙子在科特迪瓦药厂的自拍。
桂林南药的员工李女士介绍,她和同事大多都是桂林本地人,大家都对桂林南药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也都觉得能在这里工作是一份荣耀。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