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痛经,5个是这个病!千万别再忍忍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陈丹
近日,浙大二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张伟江先后接诊了3位因痛经被送到急诊的女孩子,女孩子们都只有20多岁,且都有5年以上的痛经,却都没有重视,硬抗着从未做过检查。
其中一个女孩在痛到晕厥后,被家人送来浙大二院的急诊。超声和CT检查发现她卵巢肿瘤达15cm,并发生了破裂,肿瘤指标ca125飙升到了1500以上,辅助检查提示是卵巢恶性肿瘤破裂。
在急诊腹腔镜时,医生发现,充满女孩们整个盆腔的不是破碎的肿瘤组织,而是巧克力样粘稠的黑色液体,双侧卵巢肿大得像气球一样,并且和直肠、输尿管致密粘连,分离过程中还发现卵巢内异囊肿像套娃一样,大囊肿里还套着很多个小囊肿,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正常的女性生殖系统,浙大二院供图

患者的生殖系统,浙大二院供图
张伟江副主任医师说,“有一种疾病是良性的,但会像恶性肿瘤一样生长,那就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进展性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结节或包块等,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有月经且有盆腔疼痛症状的女性50%~80%都患有内异症,在不孕症女性中内异症的发病率高达50%。但由于不重视,从患者最初出现疼痛症状到明确诊断内异症的时间延迟达4~11年,65%的女性最初被误诊。
内异症本身就会导致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早绝经风险更高,手术剥离卵巢囊肿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走卵巢的正常组织,进一步损伤卵巢功能,所以早诊断早干预,降低手术治疗的次数非常重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症状?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指出,内异症的临床表现为以下1种或多种:痛经,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或性交后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胃肠道症状,尤其是排便痛;以及与月经周期相关的泌尿系统症状,尤其是血尿或尿痛。合并以上至少1种症状的不孕,具有以上1种或多种症状可以临床诊断内异症。
除了疼痛的典型症状外,疲劳、疲惫、精力不足、胃肠道问题、腹胀和一系列过敏性疾病等其他症状也显示出与内异症的相关性。
内异症患者疲劳、疲倦的发生率与痛经和非经期下腹痛一样高发,这些症状因不具有特异性,所以通常会被忽视。
如何做检查,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检查对诊断内异症有重要意义,内异症的典型体征为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可扪及活动度欠佳的囊性肿块,阴道后穹隆、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痛性结节、阴道后穹隆紫蓝色结节,其中阴道后穹隆、阴道直肠隔痛性结节可考虑深部浸润型内异症诊断。当然查体的结果与医师的经验、检查技巧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准确性也不一致。
超声检查是内异症诊断、治疗及随访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经阴道超声检查是首选。
无性生活史患者可使用经直肠超声或经腹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结果准确性高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而磁共振,对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评估具有一定优势。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治?张伟江副主任医师表示,很多姑娘以为自己是原发性痛经,从而延误诊断。其实反复发作的痛经超过6个月以上,且用止痛药效果越来越差,就要及时就诊。
内异症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慢性疾病,一旦临床诊断内异症,无需进行手术确诊,即可开启经验性药物治疗缓解疼痛、控制疾病发展。药物治疗是内异症长期管理、预防复发、保护生育力的关键。
对于前文提到的年轻小姑娘而言,手术要做到既能够彻底清除内异囊肿病灶,又要保护好卵巢、肠管、输尿管不受损伤,所以每一台手术都花费了3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来保留姑娘们的生育功能。
术后,张伟江团队还叮嘱她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个复发率极高的疾病,只要卵巢还有功能,内异囊肿就会春风吹又生,所以要定期复查,长期用药控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