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是什么的行为

行政行为是指 由行政主体实施并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或其他实质性影响的行为。具体来说,行政行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即国家行政机关及授权性组织。

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

执行法律的行为:

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单方意志性: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在行政合同行为中,行政主体也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行政行为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

无偿为原则,有偿为例外:

行政主体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特定情况下,如行政相对人承担特别公共负担或分享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

总结: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调整作用,并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或其他实质性影响。

相关文章

阜阳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2025-07-28 08:29:00

湖北宜昌西陵区开设“小白说法”普法栏目 助力经营主体合规发展 2025-07-25 16:48:00

最新消息!关于地铁2、4、7号线延伸线 2025-06-22 09:27:00

最高法、国家发改委:整治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依法严惩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 2025-05-19 11:05:00

宁德时代取得柔性电路板专利,提高采集端子与电路板主体的组装精度 2025-04-24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