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需要赔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形需要赔偿: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赔偿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的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同意的;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未依照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其他赔偿情形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拒不支付加班费的;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解散或营业执照被吊销等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

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上述情形下遭受损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获得赔偿。

相关文章

社评:以全球发展之名致敬中国劳动者 2025-05-01 12:23:00

西青区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 2025-05-01 09:08:00

致敬劳动者!我市9名新晋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11:17:00

明确了!工资提前发 2025-04-28 13:39:00

祝贺!2426人受到表彰 2025-04-28 10:25:00